潮熱的暖棚里香氣襲人,表皮鮮亮、果肉飽滿的“燈籠紅”香瓜像一個個綠色的小燈籠沉甸甸地墜在瓜蔓上,農戶忙著采摘香瓜碼放在箱子里——3月9日,五原縣古郡田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的“燈籠紅”香瓜甜蜜開園。
合作社法人韓福勝告訴記者,今年合作社在80畝暖棚里種植了“燈籠紅”香瓜、黃柿子、吊瓜等果蔬,還與約50戶農戶建立了較穩定的供給聯系。隨著季節變換,合作社還將陸續在拱棚和大田種植應季作物,保證果蔬的持續產出。
據了解,近年來五原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的戰略部署,以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為目標,以園區化發展為方向,設施農業實現了由數量擴張向數質并舉、由分散建設向規模化園區集中、由分散種植向規模經營的轉變,并得到了較快發展。截至2019年底,全縣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9.25萬畝,其中日光溫室4.38萬畝、塑料大棚4.87萬畝,設施農業遍及全縣9個鄉鎮、1個辦事處、1個農場。
該縣設施農業發展類型以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為主要模式,同時引進大型智能化溫室。設施建設突出高端引領和擇優扶強原則,日光溫室采取“一事一議”的補貼辦法,對于建設規模達到1000畝以上的大型設施農業園區,采取“一企一策”“一園一策”的扶持政策。塑料大棚新建園區每畝最高補貼4000元(200畝以上園區)、協調貸款1萬元、貼息1年,由政府配套建設水、電、路(砂石路)等基礎設施。日光溫室生產以種植各類蔬菜、西甜瓜、育苗等為主,塑料大棚以種植薄皮甜瓜、西紅柿等為主。日光溫室以早春茬、秋冬茬兩茬為主,兩茬平均畝收入4萬元左右,最高收入達10萬多元;塑料大棚一年種植兩茬,春提早主要種植燈籠紅、白蓮脆等薄皮甜瓜及西州蜜等厚皮甜瓜,畝效益平均7000元以上;秋延后主要種植西紅柿、甜玉米、厚皮甜瓜等,畝效益平均5000元以上;兩茬效益平均1.2萬元以上,最高可達2萬元左右,經濟效益十分顯著。
2020年,五原縣將堅持推廣先進技術、促進產業融合、提升綜合效益、重點發展高端設施農業園區的發展思路,繼續按照穩定現有日光溫室面積、進一步提高溫室用率,適度增加拱棚種植面積、增加田園綜合體試點,提高標準、提高科技水平、提高農產品質量的“一穩兩增三提”工作方法,計劃新增設施農業塑料大棚5000畝,持續推進設施農業增產增效。(記者 王紫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