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原黃柿子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有種植。九十年代后,五原縣從政策、技術、資金、人力、物力、市場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扶持,通過多年的質量把關、品種提純復壯、品牌宣傳等,逐漸成為農民致富的特色產業。目前,黃柿子從日光溫室到鋼架拱棚、大田種植,真正實現了周年供應,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。
這幾天,勝豐鎮夾道子村的黃柿子種植戶劉虎格外忙碌,每年的這個時候,他都要將育好的柿子苗移栽定植到大田里、合理控溫、澆水。說起來,今年是劉虎家種植黃柿子的第三個年頭,7畝大田、18個鋼架拱棚,3月份開始一直忙到9月份,辛辛苦苦一年下來,刨去開支平均一畝黃柿子能收入1萬元左右。
“種了幾年也有經驗了,黃柿子管理起來也不費事。大棚里忙完再忙明地,往年賣就是電商過來收,他們自己摘,有時候就把個頭不勻的、果形稍微難看點的留下了,我再另外銷售。今年跟‘豐爾果園’簽了訂單,他們最低收購價是每斤一塊五,再根據市場行情浮動。這樣一來,種黃柿子收入就更有保障了,今年的效益肯定比往年還要好。”劉虎高興地說。
劉虎所說的“豐爾果園”是成立于2020年2月的內蒙古豐爾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,公司主要負責組織巴彥淖爾市優質產品及供應鏈資源,對接京東、每日優鮮、百果園、鮮豐等國內優質的銷售渠道資源,為“天賦河套”農產品暢通銷售通道。今年,“豐爾果園”在五原縣集中簽訂500畝黃柿子種植合同,為農戶免費提供種苗并訂單回收,全力打造黃柿子鮮果、飲料、火鍋底料等產業生態鏈。
“我們集中品類統采統銷,可以有效提高種植戶對‘天賦河套’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認可度、依賴度和忠誠度。力爭用3~5年的時間打造一家專注于西紅柿全產業鏈的快消品上市公司,屆時能更好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,同時,消費者能吃到高端綠色西紅柿產品。”“豐爾果園”基地負責人趙榮介紹說。(通訊員 徐欣 劉九維/文 記者 周文廷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