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五原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、考察巴彥淖爾的重要指示精神,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為主線,緊扣“兩件大事”、“五大任務”、“六個工程”、“六個行動”,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凝心聚力,開拓進取,推動全縣經濟穩健增長,高質量發展。
一、綜合
初步核算,202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43.40億元,按不變價計算,同比增長5.8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56.55億元,同比增長5.7%;第二產業增加值16.34億元,同比增長2.9%;第三產業增加值70.52億元,同比增長6.7%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9.43:11.39:49.18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6869元,同比增長7.59%。
據2024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結果顯示,全縣常住人口21.26萬人,比上年減少0.37萬人;其中,城鎮人口11.52萬人,鄉村人口9.74萬人;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4.19%。男性人口10.90萬人,女性人口10.36萬人。全年出生人口0.09萬人,出生率為4.20‰;死亡人口0.24萬人,死亡率為11.19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-6.99‰。
表1 2024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
指 標 |
年末數(萬人) |
比重(%) |
全縣總人口 |
21.26 |
100.00 |
其中:城鎮 |
11.52 |
54.19 |
鄉村 |
9.74 |
45.81 |
其中:男性 |
10.90 |
51.27 |
女性 |
10.36 |
48.73 |
其中:0-14歲 |
2.05 |
9.64 |
15-64歲 |
14.94 |
70.27 |
65周歲及以上 |
4.27 |
20.09 |
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903人,完成900人任務的100.33%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%以內;失業人員再就業595人,完成520人任務的114.42%;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93人,完成490人任務的161.84%。農牧民轉移就業24524人,完成23700任務的103%。其中轉移6個月以上的21513人,完成18500人任務的116%。
二、農牧業
2024年,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5.16億元,同比增長5.8%。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14.32萬畝。其中:糧食播種面積65.365萬畝;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48.95萬畝。
全縣糧食總產量8.25億斤,其中:小麥總產量0.59億斤,玉米總產量7.59億斤。葵花總產量5.72億斤,瓜類總產量2.52億斤。
表2 2024年主要農產品產量
產品名稱 |
單位 |
總量 |
糧食 |
億斤 |
8.25 |
小麥 |
億斤 |
0.59 |
玉米 |
億斤 |
7.59 |
油料 |
億斤 |
5.72 |
甜菜 |
億斤 |
0.32 |
蔬菜 |
億斤 |
3.32 |
瓜類 |
億斤 |
2.52 |
黑白瓜籽 |
億斤 |
0.12 |
番茄 |
億斤 |
2.42 |
全縣農村化肥施用量(折純)66874.39噸,同比下降11.65%,地膜使用量6149.32千克,同比下降11.93%,地膜覆蓋面積206.37萬畝,同比下降0.96%,農用柴油使用量11512.79噸,同比下降2.39%。年末,全縣農牧業機械總動力140.99萬千瓦,同比增長5.72%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2024年,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.8%,增加值同比下降1.9%。從產品產量看,全縣4種工業產品產量同比“兩增兩降”。其中:飼料15.06萬噸,同比增長18.6%;鮮冷藏凍肉7.52萬噸,同比增長8.2%;洗煤7.4萬噸,同比下降76.3%;小麥粉2.49萬噸,同比下降27.7%。從財務報表看,營業收入“兩增一降”。五原縣規上工業涉及的三大門類收入實現“兩增一降”。其中:采礦業完成收入1.38億元,同比下降72.0%;制造業完成收入53.92億元,同比增長13.9%;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收入1.64億元,同比增長2.6%。
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.94億元,同比增長6.1%;實現利潤總額2.31億元,同比下降22.2%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.9%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平均用工人數2402人,同比下降3.4%。
工業園區現有個體私營企業416戶(包括274戶鴻鼎工貿園個體農畜產品加工戶),其中:農畜產品加工企業81戶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戶。年底預計完成產值120.3億元,同比增長19.5%,實現利潤1.35億元,同比增長2.2%,實現稅收0.6億元,同比增長5.6%。
截至2024年末,全縣共有資質以上建筑企業11戶,同比增長37.5%,簽訂的合同總額達到11.8億元,同比增長3%。建筑業總產值5.6億元,同比增長23.7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2024年,全縣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完成額同比下降9.9%。其中: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全國聯網直報重點重大新建續建項目45個,完成投資額同比下降4.1%,占全部總投資的72.8%;500-5000萬元項目46個項目,完成投資額同比下降23.7%,占全部總投資的17.0%;房地產項目16個,完成投資額同比下降20.6%,占全部總投資的10.2%。分產業看,三次產業呈“一升兩降”態勢。第一產業投資額同比下降31.3%,占全縣投資的比重為35%;第二產業投資額同比下降10.5%,占全縣投資的比重為27%;。第三產業投資額同比增長27%,占全縣投資的比重38%,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為35:27:38。
五原縣房地產開發全國聯網直報項目投資累計完成2.67億元,同比下降20.6%,商品房銷售面積6.78萬平方米,與上年持平。
全縣房屋施工面積99.75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16.24%。其中新開工面積2.57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66.18%。
五、國內貿易
2024年,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8.24億元,同比增長4.5%。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,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9.77億元,同比增長3.8%,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.47億元,同比增長6.3%。按消費形態分,商品零售額24.04億元,同比增長2.7%,餐飲業收入4.20億元,同比增長16.2%。
五原縣河套電商產業園現有230家電商企業入駐,常駐電商企業52家。2024年全縣電子商務銷售額6.35億元,農副產品網絡零售額1.32億元,園區快遞進港量1573.65萬件,快遞出港量285.72萬件。
六、交通和旅游業
截至2024年底,全縣共有各等級公路3138.7公里,其中,京藏高速50公里、110國道81公里、省道232公里、縣道394.8公里、鄉道306.6公里、村道2073.5公里。全縣共有各等級農村公路2775.0公里,占公路總里程的88.4%。全縣鄉鎮通二級以上瀝青公路,行政村瀝青水泥路通暢率100%,自然村通暢率100%。
目前全縣共有5條城市公交線路,2條專線(福星養老院和縣醫院專線)46臺純電動公交車,城市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%,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了4.1標臺。
2024年,全縣共接待游客123.3萬人次,同比下降21.9%;實現旅游總收入69377.5萬元,同比下降22.3%。其中:過夜游游客30.85萬人次,實現收入37020萬元;一日游游客92.45萬人次,實現收入32357.5萬元。年末全縣擁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3個,其中4A級旅游景區2個,3A級旅游景區1個。
七、財政、金融和保險業
2024年,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.71億元,同比增長0.3%,其中,2024年稅收收入2.93億元,同比增長5.47%;非稅收入0.78億元,同比下降15.32%。財政總支出34.53億元,同比下降12.56%,其中,教育、文化體育傳媒、社會保障、醫療衛生等民生支出24.22億元,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0.14%。
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200.59億元,同比增長3.23%,其中:住戶儲蓄存款達到181.12億元,同比增長6.06%;各項貸款余額130.35億元,同比下降5.17%。
全縣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為63521.83萬元,同比增長2.29%。其中:財產險收入16835.44萬元,同比增長0.29%;人壽險收入46686.39萬元,同比增長3.03%。保險公司各類賠付支出16805.35萬元,同比增長19.33%。其中:財產險公司賠付支出10744.67萬元,同比增長10.54%;人壽險公司賠付支出6060.68萬元,同比增長38.92%。農業保險穩步推進,全縣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6363.34萬元,累計賠付支出3101.47萬元。
八、人民生活、社會保障
2024年,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94元,同比增長5.0%。其中: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81元,同比增長4.7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6元,同比增長5.6%。
2024年全縣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401元,同比增長4.2%;其中: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703元,同比增長3.9%;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261元,同比增長4.7%。
我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19893人,收繳養老保險費2.35億元;2024年為19804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離退休待遇6.40億元,社會化發放率達100%。截至2024年12月,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合計118085人(農村居民113081人,城鎮居民5004人),其中:正常參保繳費人數有71198人(農村居民67658人,城鎮居民3540人),收繳養老保險費7263.21萬元;待遇領取人數46879人(農村居民45278人,城鎮居民1601人),1-12月共計發放養老金11138.53萬元。截至2024年12月底,我縣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5592人,發放退休待遇3.63億元;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在職人員共5884人,已完成核定并征繳到賬養老保險1.22億元,職業年金5727.63萬元。
全年共為1242名城市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895.34萬元,為13174名農牧區(鄉鎮)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5360.72萬元。為861名特困對象發放供養金989.76萬元,實施臨時救助426.8萬元,救助3319人次。為6386人發放高齡津貼820.34萬元,為5638人發放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308.96萬元,為1371人發放經濟困難老年人護理補貼98.14萬元。全縣共有養老機構8所,床位1122張。
全年共辦理結婚758對,離婚446對,補辦結婚733對、補辦離婚106個,離婚申請797對。
五原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0所。其中:縣級醫院3所,民營醫院2所,鄉鎮衛生院17所,社區服務機構1所,村級衛生室118所,專門公共衛生機構1所。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74人,其中:執業(助理)醫師651人,注冊護士850人,其他專業技術人員273人。全縣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1065張,每千人擁有床位數4.8張。
九、教育、科技和文化
全縣擁有普通高中1所,在校學生2408人,專任教師237人,普通初中4所,在校學生4999人,專任教師425人,職業中學1所,在校學生1430人,專任教師146人,小學16所,在校學生11690人,專任教師798人,幼兒園27所,在園人數3747人,學齡兒童入學率100%。
2024年,全縣有效專利共計472項,其中:發明專利21件,新型實用型專利370項,外觀設計專利95項,新增授權發明專利4件,新型實用型專利43件。
全縣現有秧歌隊26支,廣場舞、健身操隊479支,各類河套民歌隊伍55支,專業演出隊伍(烏蘭牧騎)1支,文化館1個、體育館1個、全民健身中心1個、公共圖書館1個、博物館3個(縣博物館、農耕文化博物館、抗戰紀念館),公共圖書館藏書量9.7萬余冊。農村文化小廣場436個。
建成公園廣場23處、體育場地896個、村民健身廣場658個、文體活動室117個,城鄉體育場地總面積達62.4659萬平米,人均2.84平米。
十、環保、城市綠化和應急管理
2024年五原縣環境空氣質量共監測366天,有效自動監測天數為364天,空氣優良天氣314天,優良率86.3%,同比上升3.3個百分點,細顆粒物(PM2.5)平均濃度為23微克/立方米,與上年同比下降8%,重污染天數比例為0%。
2024年全年全縣總用水量9.2447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11.9%。其中,農業用水8.9511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10.26%;工業用水0.0103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18.39%;城鎮公共用水量0.0211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29.45%;生態環境用水量0.1696億立方米;同比增加423.46%;居民生活用水0.0926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7.93%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0.50立方米/萬元。
2024年全年日照小時數2879.0小時,年降水量243.2毫米。全縣氣象雷達觀測站點1個。
2024年完成土地治理1.03萬畝,整改國家審計署圖斑46個,自治區主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下發圖斑97個,住建和生態領域下發圖斑16758個。在林草濕荒普查工作中,完成內業預判下發林地不一致圖斑總數為2951個,完成率為100%。
2024年新增綠化面積1.8萬平方米,改造22.14畝,現建成區綠化面積567.73公頃,綠地率38.3%,綠化覆蓋率42%。
2024年全縣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、工礦商貿企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人,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為0.8人。
注釋:
1、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。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。
2、地區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。
3、各行業數據均由相關部門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