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這條水泥路坑洼不平,秋收拉葵花時會車都費勁,現在路修得又寬、又平,葵花運出去既快又穩,心里別提多踏實了!”看著家門口煥然一新的水泥路,永生村村民趙叔臉上滿是笑容。
永生村原有通村水泥路因使用年限較長,路面出現多處破損、坑洼,尤其臨近秋收,農用車輛通行、會車困難,不僅影響葵花運輸效率,還存在安全隱患。村“兩委”班子急群眾之所急,將道路修繕列為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重點項目。多次召開墻根會議研究,主動對接縣、鎮交通部門,積極爭取道路修繕項目資金。經過多方協調與努力,最終成功爭取到道路拓寬修繕項目。施工過程中,村委干部全程跟進監督,確保工程質量與進度。目前,已完成全長6.5公里的水泥路修繕及2米的拓寬作業,路面平整寬闊,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及秋收運輸難題,為秋收保駕護航。
自 “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” 群眾教育開展以來,新公中鎮以解決群眾出行難題為導向,持續推進農村道路提質改造工作,累計為全鎮7個村實施道路修繕及拓寬47.34km,切實打通群眾出行“堵點”,為農產品運輸搭建“便捷通道”,為鄉村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筑牢交通基礎。
除了修通“致富路”,改善村民活動環境同樣刻不容緩。之前好些村的黨員活動室冬天沒暖氣,全靠燒火爐子取暖,煙嗆得人直咳嗽,溫度也上不來,黨員開會、村民辦事都凍得縮手縮腳。今年,鎮黨委共為6個村的黨員活動室安裝了空氣能供暖設備。工人師傅們上門量尺寸、裝暖氣片、接管道,沒幾天就全弄好了。黨員王哥看著嶄新的供暖設備,難掩期待地說道:“現在安上了空氣能供暖,以后冬天再來這兒辦事、開會、學習,再也不用受凍了!”
好政策還需“好聲音”傳遞。這段時間,各村的宣講員天天往脫貧戶、監測戶家里跑與群眾拉起家常。圍繞《內蒙古自治區惠民惠農財政補貼項目一張明白紙》及“六句話”事實和道理,用通俗直白的語言,向406戶群眾逐一講解享受的補貼種類,從農業生產補貼到生活保障補助,清晰列明每一項補貼的具體金額?!霸蹅兊尼t保補貼、種糧補貼,都是黨和國家給咱老百姓的實惠,這些錢一分不少都到咱手里,就是因為黨的政策好啊!”宣講員的話語讓群眾聽得明明白白,也讓大家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懷就在身邊。
從修好“連心路”保障出行與產業,到搭起“暖心屋”改善活動環境,再到上門講清“惠民賬”傳遞政策溫暖,新公中鎮始終盯著鄉親們的急難愁盼下功夫。干一件成一件,辦一件實一件,就是要讓大伙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懷,凝聚起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的力量,共同建設和美鄉村!